2009年10月31日 星期六

膽紅素(Bilirubin)

血清「膽紅素」是紅血球的新陳代謝的廢棄物,當紅血球的生命結束時,就釋放出其最主要的成分–「血紅素 」。接著,血紅素再分為「血基質」和「球蛋白」。血基質則再分為「鐵」和「膽綠素」,而膽綠素則再變為「膽紅素」後到血流中。 這些過程都在網狀內皮細胞內進行。如此每天有約三十五毫克的膽紅素產生釋放到血流中。

紅血球的生命才一百二十天,也就是說,你身體內今天剛新生出來的紅血球,在一百二十天後,就會自然破壞而從血流中消失。所以說,現在你的血管內所流的紅血球中, 最年幼的紅血球為剛生成出來的,而最老的紅血球為一百二十天前所生成的,一百二十天以上的紅血球一個也沒有。既然每天體內有一百二十分之一的紅血球被破壞, 相對地,每天有紅血球的廢棄物(即膽紅素)的產生。

肝細胞就是處理這些膽紅素的所在。正常的肝臟的肝細胞,一定處理得了每天所產生的膽紅素,所以正常人就不會有膽紅素沉積在皮膚或粘膜的現象,也就不會發生「黃疸」。 但是,當肝細胞受到損傷時,就不能發輝本來應有的功能,因此處理膽紅素的能力也降低了。平常能處理好的每天所產生的膽紅素,也處理不了了,而處理不了的膽紅素就沉積在 皮膚或粘膜,於是黃疸也就出現了。正常的肝細胞,能夠處理每天所產生膽紅素的六倍量的膽紅素,所以肝細胞受到輕度損傷時,還不會有黃疸出現。這也就是,有肝臟病時, 不一定有黃疸出現的原因。
除了肝細胞的損傷外,因為膽紅素從肝細胞分泌出來後,需要經過膽道系統排泄到腸管,所以當膽道系統的任何部分,因任何原因有阻塞時,都會有血清膽紅素的上升。 所以當有膽紅素的上升時,也應考慮到是否膽道系統有問題。

另外,雖然病例不多,膽紅素的代謝過程有先天性的缺陷時,也會有血清膽紅素的上升。這些先天性的黃疸症,多見於新生 兒和嬰兒期。也有所謂「生理性黃疸」。

在前面已經提到過,有黃疸不一定有肝臟病,因為得到一種叫做「溶血性貧血(黃疸)」的疾病時,也會有黃疸的出現。要了解其道理並不難,因為當有溶血現象時, 也跟紅血球老死時一樣,會有多量的膽紅素被釋放出來,而溶血的量超過肝細胞所能處理的能力範圍時,黃疸就出現了。

膽紅素在檢驗時又可分為「直接型」、「間接型」和「總量」。間接型的量是總量減直接型的量。肝細胞受到損傷時,膽紅素的直接型、間接型和總量都一起增加, 但在溶血性黃疸時則只有間接型和總量會增加。因此膽紅素增加時,看間接型膽紅素是否增加,就可以區別到底是肝細胞受到損傷或溶血所引起。不過,我們要記得, 在急性肝炎治癒後,或慢性肝炎病情穩定下來後,我們常常會經驗到,雖然所有的檢查結果都已正常,但只有間接型膽紅素有輕度上升的情形。這一種情形並無大傷害, 不必過於介意。

再生不良性貧血

「再生不良性貧血」
再生不良性貧血源於骨髓內造血母細胞異常,無法正常增殖並出現細胞生命週期縮短,使骨髓無法生成足量的成熟血液細胞,因此形成骨髓衰竭症侯群,出現嚴重感染及出血併發症可導致病患死亡。導致骨髓幹細胞衰竭的原因不明,可因病毒感染,化學藥物毒性或免疫機能失衡所致。臨床依骨髓造血功能衰退程度可分為「非常嚴重」 、「嚴重」及「非嚴重」三類。「非常嚴重」再生不良性貧血的病患若未能及時施予妥善治療,只有五分之一患者可存活五年。原先「非嚴重」的病患在治療過程中亦可惡化轉變為「嚴重型」,故我國健保制度將再生不良性貧血列為重大傷病類,病患往往須接受長期治療,並有生命危險。

紅血球
紅血球是由大骨中的紅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持續製造,產率為每秒兩百萬個(在胚胎中,肝臟是主要的紅血球生產地)。促紅血球生成素(一種荷爾蒙,主要由腎臟產生,在肝臟中亦可生成小量)可以促進紅血球生成;其經常在體育比賽中被用作興奮劑。在離開骨髓前後,初生的紅血球被稱為網織紅血球,約佔循環紅血球數量的1%。紅血球由幹細胞到網織紅血球,再到成熟的紅血球,需要約7天;此後,還能夠存活約120天。衰老的紅血球被脾臟、肝臟等處的巨噬細胞吞噬並破壞,殘餘物質被釋放到血液中。組成血紅蛋白的血紅素則最終被分解為膽紅素
造血幹細胞
造血幹細胞是所有血細胞的原始細胞。所有的血細胞都是由造血幹細胞定向分化、增殖而成。
人類的造血幹細胞在胚齡第2~3周時開始產生,主要產生造血幹細胞的位置在卵黃囊。胚齡第2~3月時,主要產生造血幹細胞的位置在肝和脾。胚齡第5個月起,一直到出生之後,主要產生造血幹細胞的位置在骨髓。

肉魚品含氯黴素 當心吃壞身體(轉貼)

【聯合新聞網2004/12/10 0 記者 游淑綺/報導】 肉是許多營養成分的主來源,然而根據衛生署最新的檢驗報告卻顯示,市面上有少數的肉品含有過量的氯黴素,吃多之後不但以後吃藥會產生抗藥性,嚴重時還會因此罹患『再生性不良貧血』。
根據衛生署對市面上各種畜禽水產業共152件產品進行氯黴素、四環黴素等各種抗生素含量顯示,其中豬肉、鱒魚及吳郭魚各有一項商品含過量的氯黴素,衛生署藥檢局第5組組長施養志表示,氯黴素是一種廣效性的抗生素,過去常被運用於治療畜禽及魚類的感染性疾病,雖治療性高毒性也高,這種抗生素在肉類的烹煮中無法被完全消滅,一旦吃進人的肚子裡,長年累積會產生對藥物的抗藥性問題,此外還會影響骨髓及紅血球的增生,導致再生性不良貧血的罹患。
由於從外觀無法進行判斷,因此除了不要購買來路不明的肉類之外,衛生署也將從養殖場進行管制『氯黴素治療病魚 』。
【聯合新聞網 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真的很恐怖!怎還有人敢使用氯黴素!」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在聽到部分養殖業者以氯黴素治療生病的魚隻時,大罵養殖業沒有天良,連醫院都大不敢用抗生素,竟然隨便用在生鮮產品上。
林杰樑表示,氯黴素可說是禁用藥物,由於對骨髓影響大,除非因救人逼不得已時,才會酌量使用,否則連醫院也是備而不用。
到底氯黴素有多毒呢?林杰樑指出,除了產生抗藥性以及過敏症狀之外,由於不易代謝,如果長期食用,將會抑制骨髓造血,發展成血癌前期。國內外臨床報告都證實,氯黴素為白血病的主要致癌物質。林杰樑表示,食品含有氯黴素,很難從外觀上辨別,一般烹煮也無法破壞氯黴素的毒性,經由飲食進入人體也很難代謝,將慢慢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