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心臟、大腸 / 顏色 : 紅色 / 主血脈、舌
火:心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統管機體各部,使之協調活動,在臟腑中居於首要地位,所以〞五臟六腑,心為之主〞。
主神志:神志的含義包括神精狀態、意識、思維活動等。這些機能活動都由心來主管,所謂〞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人舍也〞。如心的這方面功能發生障礙,就會出現失眠、多夢、健忘,甚至精神異常、胡言亂語、思維混亂、意識朦朧或神志昏迷等症。
主血脈:其華在面(表現在臉部,因為面部血管豐富,故從面部的色澤上能反映出心氣、心血的盛衰。正常時,面色紅潤光澤;心血虛,脈失充盈,則面色蒼白所以說〞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主血脈即主管血液在脈管內運行。血液之所以在脈管內循環不息,營養全身,主要是靠心氣的推動作用。因此有〞氣行血亦行,氣滯血則凝〞之說法。脈與心相連,是血液渾行的通道,心氣的強弱,心血的盛衰直接影響血液的運行,都可從脈搏上反映出來。
開竅於舌:前人認為〞心氣通於舌,心和舌則能知五味從上可反映出來。舌尖紅赤或舌體糜爛生瘡;痰迷心竅時則舌強不語等。因此,又有〞心開竅於舌〞及〞舌為心之苗〞的說法。
大腸的主要功能是排泄糟粕(廢物)。飲食經脾胃小腸消化吸收後,糟粕進入大腸然後排出體外。大腸有病,如排泄功能減弱則便秘;排泄功能亢進則泄瀉。
總之,根據上述生理和病理的表現,可見中醫的肺主要是指呼吸系統,但對體液和血液循環也有調節作用。肺與鼻、皮毛、聲音均有密切關係,臨床上凡屬呼吸系統、體液和血液循環、咽喉等方面的疾患,多可從肺論治。大腸有病則主要表現為大便次數和症狀之異常。
因水剋火(腎臟與心臟)兩者間若無法達到平衡對身體將會造成危害,如水過於旺盛則氣血將無法正常運行,如火過於旺盛則將反制水,我們常說的火氣過大即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