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7日 星期四

五行相互關係

五行相互關係
五行關係中,講究的是平衡,如果五臟中的任何一個臟器的能力較其他臟器強或弱,就會破壞這種平衡。如心火太旺的症狀,有可能是心臟自己的原因引起的,例如夏天天氣熱,這個季節自然容易產生心火太旺的症狀,但是冬天腎氣不足時,水剋不住火,也會造成心火太旺的症狀;春天肝氣甚至數十年以上的經驗累積,才能完全掌握。掌握了這種五行變化的醫生,經常可以非常準確的判斷疾病根源,而有手到病除的功力。

五行(五臟六腑)之相生相剋原理,當身體之某一器官出現問題時絕不是僅此單一器官之毛病,而是其他之器官也相對的連帶相互影響,若僅止於針對單一器官調理則只是治標之道,而治本之道仍需多個器官同時調理,如此才會於短時加速效果,才不會花費許多冤枉時間及金錢,但問題出在哪裡?
 
「五系統」中又以「呼吸系統」屬「金」,「神經系統」屬「木」,「泌尿系統」屬「水」,「血液系統」屬「火」,「消化系統」屬「土」。
目前中醫臨床以三焦來區隔人體器官部位。三焦為:1.上焦:橫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臟、肺臟),和頭、面部及上肢等。2.中焦:橫膈以下、肚臍以上的腹部,即從胃的上口(賁門)至胃的下口(幽門),並包含脾、胃、肝、膽等。3.下焦:肚臍以下的小腹部,包括小腸、大腸、腎臟、膀胱等。

天干五行屬性
甲木属膽, 乙木属肝, 丙火属小腸, 丁火属心, 戊土属胃, 己土属脾臟,

庚金屬大腸, 辛金属肺, 壬水属膀胱, 葵水属腎

木氣產生酸味, 酸味能滋養肝臟, 肝臟的氣血能營養荕, 而木能生火, 心屬於火,木氣能升心火。
火氣產生苦味, 苦味能滋養心氣,心氣能營養血脈, 而火能生土, 所以血脈調和脾臟旺盛, 苦味太過會損傷心氣 導致消灼津液因口渴陽氣內盛
土氣產生甘味, 甘味能滋養脾臟能使肌肉生長旺盛, 土能生金, 肺臟屬於金, 而濕氣太過會傷肌肉。
金氣產生辛味,辛味能滋養肺臟, 肺臟能滋養皮毛, 金能生水, 腎臟屬於水, 皮毛潤澤則肺臟旺盛而辛味太過會損傷皮毛。
水氣產生鹹味, 鹹味能滋養腎臟, 腎臟能使骨體充滿, 水能生木, 肝臟屬於木 , 骨體能生長肝臟, 鹹味屬於寒氣, 寒氣太過會損傷血液五行互為子母,以母補之,以子瀉之。
肝急(血燥)-以苦瀉之,食鹹以補之。
心緩(散逸)-以甘瀉之,食酸以補之。
脾濕-以辛瀉之,食苦以補之。
肺氣(火旺上逆)-以鹹瀉之,食甘以補之。
腎(氣燥)-以酸瀉之,食辛以補之。


地支五行經絡
子~足少陽膽經屬消化系統,
丑~足厥陰肝經屬免疫系統,
寅~手太陰肺經屬呼吸系統,
卯~手陽明大腸經屬排泄系統,
辰~足陽明胃經屬消化系統,
巳~足太陰脾經屬免疫系統,
午~手太陽小腸經屬消化吸收,
未~手少陰心經屬循環、血液、中樞神經系統,
申~足太陽膀胱經屬排泄系統,
酉~足少陰腎經屬生殖、泌尿系統及部分內分泌、中樞神經系統,
戌~手厥陰心包陰,
亥~手少陽三焦經